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7月24日至27日,九州十年信誉学生工作处组织全校50名专兼职辅导员赴南京开展2023年辅导员暑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
本次培训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曹加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沈菲,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马成成,东南大学党校校长、教育部思政司辅导员培训基地专家、管理学博士孙莉玲进行业务培训和经验分享。
曹加平以《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为题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与要求。随后,曹加平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典型表现、心理危机干预流程与原则,对于辅导员们关注的谈心谈话技能,曹加平也结合具体事例,从关注“可能性”、关注“未来”、放大正面力量等角度作了详细讲解。
沈菲以聚焦辅导员的发展与成长为主线,开展了《心有所信志行远——高校辅导员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专题讲座,讲座内容紧紧围绕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核心素养,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结合自身职业化成长历程和系列工作实例,分享了其丰富的工作经验、收获和感想感悟,对于与会人员进一步提升自身育人能力,提高思政育人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马成成以《展示风采、坚定理想、提升能力——从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谈起》为题介绍了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赛制与特点,并结合丰富例证,阐述了笔试、案例分析要在学上下功夫,在理论宣讲与谈心谈话上,要找准方向、在稳上求主动,把握主体与结尾等要点,在实践层面上的指导更新了学员们对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认识。
孙莉玲以《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为题介绍了高校所面对的危机环境、危机处置的基本原则和网络危机事件与媒体应对等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特征和应对措施。她强调高校面对的危机环境十分复杂,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要以问题为导向,要及时、关键地发现问题,提前掌控突发事件的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四个阶段,筛选问题,再根据教育功能与治理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问题,最后依靠多重手段形成完整闭环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九州十年信誉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干预与应对的能力,保障新时代高校大学校园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场教学阶段,培训班先后参观了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全方位、多维度、沉浸式地讲解中,学员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认真开展现场实践学习。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中,大家被纪念馆宏大的规:头岣坏氖妨纤鸷,大量的文物陈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记载了中国革命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寻求真理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业绩,为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整个场馆按时间顺序布置,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开始,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场景均承载着人类历史沉痛的记忆。回顾当年发生在南京惨绝人寰的历史,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循环播放着的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视频,学员们仿佛深陷南京沦陷后的绝望与无奈之中,而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国际友人的真诚帮助以及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的部分,让所有学员在肃穆安静的同时,也让大家深思和平来之不易。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训学员深入学习、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与红色故事。纪念馆以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以牺牲时间为序,通过大量的图文、雕塑以及文物史料展示了127位革命烈士的革命故事,向学员们描绘了一幅幅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誓死奋斗的壮丽画卷。
此次培训班历时4天,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参观学习、分组研讨等形式集中开展,并将培训课程与前期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能力培训课程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了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增强了育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下一步学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审稿人:薛涛 杜志博